建筑工程专家胡江波主持课题项目获中管院科创研究中心一等奖

2021-11-20 12:08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7438

(文/周迅)近日,我国著名建筑工程专家胡江波主持的课题项目《基于“互联网+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研究》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科教创新研究中心纳入最终科研成果,并荣获科研成果一等奖。

本次课题的组织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86年,成立近30年来,对我国的管理科学、科学管理以及相关交叉科学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管理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开发,举办了各种大型学术交流和专题研讨活动100多次,承担了管理科学的教育培训和咨询传播工作,编写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教材、著作80多部和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报告200多份,出版发行各类期刊近20种,培训各类管理人才30000多人次,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好评。至今,中管院专业研究和应用开发涉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公共管理、文教管理、科技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许多领域,已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与管理思想研究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本次胡江波主持的课题项目《基于“互联网+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现状以及““互联网+”智慧工地”建设的现实意义,最终从构建智慧工地云平台、引入智能化参与项目过程管理、优化环境智能监控管理和做好VR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四大方面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可以说,该课题的顺利完成对于施工管理有序化、设备监管智能化、安全监督高质化、施工环境绿色化等疑难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作为知名建筑工程专家,胡江波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成果研发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他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BIM等国际领先信息技术,将其与建筑工程行业有机融合,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建筑工程领域先进技术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国乃至全球建筑工程行业的智能化技术变革。可以说,此次重点课题由胡江波主持可谓是众望所归。而该研究课题的顺利完成也在建筑工程行业引发热烈反响,成为行业一众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孔强卫就对该课题的完成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该课题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同时还对于行业技术创新的提高、产业价值链的重塑等具有指导性意义。

目前,包括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在内的十余所高校正在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洽谈,希望将该课题引入其教学计划中,相信进入校园后,该课题将对行业发展产生更加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